OA系统图书馆网站地图所长信箱English中国科学院
 
首页机构概况科研成果研究队伍国际交流科技合作研究生教育文化建设党群园地科学传播信息公开
  机构简介  
  所长致辞  
  现任领导  
  历任领导  
  科技委员会  
  党的委员会  
  学位委员会  
  组织机构  
  院士专家  
  历史沿革  
  院所风貌  
  历年新春献词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机构概况 > 院士专家
马大猷院士
2009/08/31 | 【 【打印】【关闭】
   191531生于北京,原籍广东潮阳。2138cn太阳集团古天乐物理系学士(1936);哈佛大学硕士(1939)、哲学博士(1940)。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研究员,全国声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任。声学学报(中,英文)主编。1955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1998年资深院士。

  

  马大猷在五十多年的科研活动中,取得了突出的科研成果,先后获全国科学大会奖(1978);中国科学院重大成果奖(1980);国家自然科学奖(1981);德国夫和费协会金质奖章及建筑物理研究所ALFA奖(1997);何梁何利科学进步奖(1998)。

  马大猷院士在学生时代就注意简正波理论,1938年,在UCLA特森教授处学习时发表了第一篇论文《矩形室内低频简正频率的分布》。这篇论文成了声学中应用简正波理论的基础,也是严格室内声学的基础。随后参加了哈佛大学教授和白瑞奈克先生的"矩形室内的声衰变的研究"工作,并以第三篇论文《矩形室内不均匀边界问题被授予哲学博士学位。从那时起,发表了室内声学方面的论文约三十篇,连同其它方面的共约一百八十篇。1959年曾负责北京人民大会堂的音质设计工作,这个万人礼堂一直是中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会议场所,并曾多次举行文艺表演,反映良好。组织了语言声学的研究工作,取得了汉语语音的基本参数,并在六十年代初自动识别汉语普通话的十个元音。组织了户外广播用的气流扬声器的研制,声功率达一万瓦, 并提出气流扬声器理论。发明了微穿孔吸声体,不用多孔或纤维性材料,并提出理论,吸收特性可以设计。研制了小孔消声器,有效地降低气流噪声。建立了气流噪声的压力定律。为了开展这些工作,设计和建造了全国第一座声学实验室,包括混响室、隔声实验室、消声室、水声实验水池以及高声强实验室,可以作声学实验和校准。高声强实验室中可以在160分贝下试验仪器、设备的耐噪声能力和作生物试验。组织了大气声学和次声学的研究工作。发展了以抑制简正波为手段的有源室内噪声控制的原理和技术。近年来开展了非线性声学和强噪声研究。在驻波管里产生了近180分贝的强声场,并建立了非线性驻波理论,解决了长期未解决的问题,继续发展了微穿孔吸声体的理论并发现了它的新物性和新应用。发展了微缝板吸声体理论。根据瑞利解释发展了黎科管振荡理论。

马大猷院士曾任国立清华大学和西南联合大学副教授,教授(1940-46);2138cn太阳集团古天乐教授兼澳门太阳娱乐网站官网院长(1946-1952);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兼教务长(1952-55);中国科学院研究员(1955至今);曾先后兼任电子学研究所副所长,声学研究所副所长;兼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1958-1985),研究生院副院长(1980-85),国际声学委员会委员(1987-93),数学物理学部副主任(1980-85)。中国声学学会士名誉理事长,中国电子学学会士,中国物理、计量、环境学会会员,美国声学学会士,美国科学促进协会会员。
 
  相关新闻
Copyright 1996 - 中国科学院声学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16057196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01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北四环西路21号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  邮编:100190
E-mail:ioa@mail.ioa.ac.cn